农村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龙口党建网>>基层党建>>农村党建

兰高镇北张家秋桐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布日期:2019-05-21 15:46 信息来源:今日龙口 字号:[ ]
  “以前种的杏树,一亩多地,杏子没人摘,地也不管了,扔在那儿摞荒。”正在浇地的张敬金一边用铁锨疏理水道一边唠嗑,两年前交给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收购销售,“俺省老心了,这不,没事儿还在这儿打工,管理桃树,也能增加收入。”
  张敬金正在浇的地是兰高镇北张家村秋桐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位于村西丘陵——马蔺耩,共150多亩。一行行桃树绿叶挂满枝,扒开叶子,露出一个个可爱的小桃子。张敬金笑呵呵地说:“这是新品种,叫映霜红。晚熟品种,第三年了,去年见的果,今年是盛果期。”
  北张家秋桐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兰高镇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在发展中是如何突破的?记者进村进行了探访。
  北张家,多年来村集体一穷二白,没啥创收项目。怎么办?因地制宜,靠山吃山,但形势变了,得讲究怎么个吃法?
  北张家村地处丘陵地带,西靠马蔺耩。早些年,多数村民家以种植杏树为主要营生。然而,杏子的价格一直没有硬起来,出现了杏子成熟无人摘的情况。70岁的张敬富说,“我家有好几块杏树地,早扔那儿不管了,挣不几个,还赔钱。”
  眼见着耩地上的摞荒地任凭长草,不少树都干枯死掉。群众心里都急着想门路。
  “除了杏子价格导致土地摞荒,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就业,村里青壮年劳力越来越少,年龄大的体质下降,干得吃力,有的干不动了。”村委主任刘家成说,没办法,不是把地给别人种,就是摞荒,没有一点收入。
  “包产到户,各家干各的,确实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面对新的形势,村两委干部达成共识:时代发展了,情况也跟着变了。单干,势单力薄,形不成规模,成本高,管理难,竞争力不行。
  问题找到了根子上,村两委理清思路:克服单干的弊端,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拧成一股绳,汇聚力量。
  要拧成一股绳,怎么拧?刘家成说,必须强化党的领导、党支部的作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带领群众发展新的产业。
  要想富,产业是关键。2015年,在市科技局派驻第一书记刘连京的帮扶指导下,村两委意识到,解决群众观念是前提。于是,组织村民代表到周边县市和龙口本地参观学习,寻找致富门路。
  怎么干?先把土地解决了。村干部们走家串户,向群众征求意见,将闲置土地收回村集体,社员以土地入股。股权分配事关各方利益,经过集体协商,社员占股50%、村集体占股30%、合作社占股20%。张敬富将21棵杏树入了股,“扔在那里,一分钱也不值,交给合作社,不用操心,还能有收益,一举两得。两委确实做了件好事儿。”
  借助于科技局的牵线搭桥,与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请专家来村考察指导,建议种植映霜红和秋桐。“种什么一定要选好,这是能不能见效益的前提。”刘家成说,映霜红个头大、颜色鲜、产量高,还耐贮藏,完全符合俺村的实际。”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强民富是根本目的。北张家村的成效怎么样呢?
  “去年过年,俺分到了合作社发的福利,全家人都高兴,有了好兆头。”张敬富说。据刘家成介绍,2018年春季,4万多棵桃树第一年长果两万斤,每斤3块八,刨去成本还有盈余,“有的在网上卖到了八块钱一斤。”年底,120户社员头一次领到了合作社的福利,这在北张家村也算是新闻了。
  万事开头难,付出终见回报。其他群众看到了入社的好处,更看到了新品种的收成。“群众自发种植的面积也有200亩了。”刘家成指着另一片桃树说,绿色围栏内的是合作社的,外面的这一片就不是社员的了。
  刘家成解释说,合作社有章程,对入社有要求,虽然他们暂时不能入社,但合作社确实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下一步,想个办法,分分类,新老社员不能一个标准,保证老社员不吃亏、新社员有积极性。
  在干中摸索,在摸索中提升。“群众看党员干部,关键是两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心思用在工作上,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刘家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