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 :龙口党建网>>基层党建>>社区党建

龙港街道逄家村党支部处处为民着想

发布日期:2017-05-18 11:53 信息来源:龙口市委组织部 字号:[ ]
  对于800多户的龙港街道逄家村来说,楼房回迁进行得非常顺利,村民伸出了大拇指给村党支部点赞。65岁的邹志业说:“俺村党员干部宁肯自己吃亏,也要让老百姓早早搬进新楼。”
  让邹志业感受颇深的是,自打2013年全村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该村党员干部在党支部书记逄永波的带领下,率先垂范,处处为百姓利益着想。“他们跑东家跑西家,把自家的事儿都放下了,没休过一天班。人心都是肉长的,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邹志业给记者念叨起来,老百姓有的送锦旗,有的写诗歌,赞扬党员干部。

  逄家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用“先锋行动”赢得了民心,真正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13年,逄家村新农村建设开始,党支部一班人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用逄永波的话说就是启动了“5+2”“白加黑”工作模式,“门难进,脸难看,有的家都能去10多次,经常是流着眼泪出来。” 村党支部副书记逄淑娟说,党员就要比群众多付出,只要大多数村民理解支持,我们受点委屈也值。

  回迁分房,大家都盯着。怎么分,能让绝大多数村民满意?在重大关切面前,村党支部反复研究,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选出了9人组成的分房小组,全程负责抓阄。村“两委”干部担任工作人员,负责后勤服务工作。自2016年8月起,按4个户型分4次召开了分房抓阄大会,全程进行了录相。大会上,村民当场抓阄,分房小组当场公布,村民现场签字盖章。逄永波等村“两委”干部一起参加抓阄,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当然,分房过程中也会出现“小插曲”。108和88平方米户型的楼房很受村民欢迎,结果不够分的了。怎么办?村民都盼望着早早拿到钥匙,早搬进新楼。村党支部副书记逄金春、逄淑娟,支部委员朱波等带头主动让出两个户型的房子,部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也加入其中。后来,村“两委”决定增加这两个户型的楼房,今年1月份,让房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才拿到了钥匙。

  村民回迁搬运材料、装修,村里给予每户近万元的补助。逄永波说,党支部是村务的组织者、服务者和执行者,而村民才是真正的决策者。不为村民着想,就不是称职的村干部。